被新藝城放棄的劉德華和王家衛,江湖再見時,攜手拍出了這部經典!

一、

1982年的某天,還在四哥(謝賢) 發哥(周潤發)等大咖身旁跑龍套的劉德華得到一個機會,那就是為新藝城即將推出的新作《彩雲曲》飾演男一。

他能得到這一機會,全因新藝城大佬泰迪羅賓的提攜。然而儘管有大佬的支持,但新藝城更大的大佬麥嘉卻不買帳。 因為他曾找人給劉德華測字,結果算出劉德華的名字和跟新藝城不合,少了三畫!怎麼辦呢?

大師的建議是讓劉德華改名「劉德嘩」,對于這樣的建議,劉德華自己覺得太過玄學,于是果斷拒絕大師的改名建議。

二、

正當雙方為此事陷入僵持時,貴人泰迪羅賓從中斡旋。最終,劉德華還是順利參演了自己的電影處女作《彩雲曲》。只不過, 原定的男一角色變成了帶著假齙牙扮醜的配角,同時他的名字也被從《彩雲曲》的海報上抹去。

但讓麥嘉和其他人感到意外的是,這樣的改變還是沒能影響「不合」。電影上映後票房慘澹僅收穫300萬港幣,遠低于新藝城同年出品的《最佳拍檔》(2600萬)、《難兄難弟》(1600萬)、《小生怕怕》(1300萬)等電影。

這樣一部被寄予厚望的電影票房成績,讓麥嘉更加堅定了他的「八字迷信論」,同時也讓剛想在影壇有番作為的華仔,徹底被影壇正當紅的新藝城公司「除名」,雙方自此再也沒有合作拍過任何一部戲。

三、

無獨有偶,跟華仔遭遇一樣,同樣被新藝城「除名」的還有《彩雲曲》的一位編劇。不過,相比于劉德華因為名字少三畫這樣的玄學被「除名」,這位冤大頭編劇則是被新藝城的老闆直接炒掉,原因就是老闆覺得他業務水準和能力太差。

當年這位編劇在寫《彩雲曲》的劇本時,因為寫的速度太慢沒少被新藝城領導催稿,而好不容易寫完《彩雲曲》這個本子後,他又是一連幾個月寫不出一個完整劇本,這就讓新藝城的老闆黃百鳴很是納悶。

于是找到他詢問原因,而這位編劇則這樣解釋稱:

「自己想躲起來,不見任何人,冷靜地想出一個精彩的橋段,寫一個偉大的劇本。」

聽到這樣的解釋,黃百鳴立刻反駁 :

兄弟,我也是編劇!寫《最佳拍檔》我頂多用了一周,你浪費了數月時間,居然一個字也寫不出來!限你兩周後交個劇本上來!

一個月後,這位編劇總算憋出來一個劇本。只可惜,因為寫的太慢同時劇本也不符合潮流,這位編劇最終沒能保住飯碗,很快就被新藝城炒掉。

四、

如此,兩個初涉影壇的年輕人,因為各自的原因,最終都被影壇新貴新藝城「放棄」。失去這樣的機會,他們很有可能就此銷聲匿跡。

然而,好在他們足夠堅持,等到江湖再見時,他們彼此成就碰撞出了一部經典電影。因為這部電影,劉德華首次提名了金像獎最佳男主,被炒掉的編劇則首次提名了金像獎最佳導演。

到此,很多人可能已經猜到了,被炒掉的編劇叫王家衛,他跟劉德華彼此成就的那部電影正是豆沙今天要說的《旺角卡門》。

五、

解讀港片幕後,致敬傳世經典,大家好,我是豆沙。

1982年,被新藝城辭退後,王家衛正為生計感到發愁。此時,陳勳奇拋來了橄欖枝,邀請他到自己的永佳電影公司工作。得此機會,王家衛不再糾結寫一個「偉大的劇本」,而是正式宣佈為資本市場服務,4年內一連寫了8個喜劇題材的劇本。

雖然每部的票房都不是大賣,但王家衛憑藉這些作品在業內積攢了名氣。得益于這些名氣,到了1987年,「香港新浪潮」電影的代表人物譚家明找到了他。

彼時,因為《英雄本色》的成功,香港影壇正流行黑幫題材電影。為了跟隨市場潮流,譚家明找到王家衛,邀請他幫自己寫一個黑幫題材的電影。

六、

得到名導垂青,王家衛起初還猶豫寫什麼故事。偶然間,他看到了一則社會新聞,講了香港兩個未成年少年被黑幫分子雇傭殺人,收錢後他們先是狂歡一夜,然後第二天清早便展開殺人行動。這樣的新聞一下給了王家衛靈感,之後他以兩個少年為開始一口氣下寫了三部。分別講述一對黑幫兄弟在少年、青年、中年時期發生的故事。

而譚家明看過故事後只採用了最後一部,並將它拍成了電影《最後勝利》。講述一位黑幫大哥入獄前,拜託不成器的小弟幫忙照顧他的兩個女人,結果小弟卻和其中一個女人產生了感情的故事。

這樣的電影儘管故事可看性高,但在「槍戰片」的市場潮流下,缺少火爆槍戰場面的《最後勝利》,票房最終不盡人意。不過雖然票房不是大賣,但電影卻收穫了金像獎最佳電影提名的認可。有了這樣的認可,同時又有好朋友劉鎮偉的極力推薦,王家衛受邀加盟鄧光榮的「影之傑」電影公司。

在這之後,他先是幫鄧光榮寫了他和發哥主演的《江湖龍虎鬥》,再然後他和劉鎮偉又合作了《猛鬼差館》。兩部電影都是過千萬的票房,這讓王家衛收穫老闆鄧光榮的信任,從而有了獨立執導一部電影的機會。

而有了這樣的機會後,王家衛起初本打算拍《重慶森林》裡金城武和林青霞的那段故事。可因為老闆鄧光榮為電影請了當紅小生,而對方公司又要求電影必須是正流行的黑幫片。為此王家衛只能暫時放棄拍《重慶森林》, 臨時找來早前寫過的黑幫三部曲,選擇其中的第二部,並將其修改完善後,最終有了《旺角卡門》的劇本大綱。

七、

而有了劇本後,接下來就是選定演員。出于拍攝成本的考慮,同時又因王家衛是初執導筒,還沒有能證明自己的大賣作品,電影最終選定了三位有一定名氣,但沒什麼票房號召力的新人演員出任主角。

他們分別是劉德華、張學友和張曼玉!

其中,劉德華是前面提過的由鄧光榮邀請來的當紅小生。當年他因《彩雲曲》被新藝城「放棄」後,為了有機會表演,他不顧臺灣市場的封殺,參演了許鞍華導演執導的《投奔怒海》。因為這部電影,劉德華有了過千萬票房的作品,同時還收穫金像獎最佳新人演員的提名。這樣的起點比周潤發進入影壇時都要高很多,如果能持續發展影壇之路肯定能夠前途光明。

只可惜他後來簽約了TVB,在公司限制藝人外出接戲的情況下,劉德華在影壇沒能持續產出。 再後來因為合約問題,劉德華被TVB雪藏,又白白浪費了一段光陰。而等到他從TVB的雪藏中解脫再戰影壇時,發哥已經是「神仙發」,而劉德華卻只能從頭再來。

八、

好在他已在電視劇行業收穫影迷,也在歌壇行業收穫了歌迷,因為他們劉德華的的人氣一直是圈內頂流。得益于此他受邀參演《旺角卡門》,巧合地重逢了當年同樣被新藝城「放棄」的王家衛…

因為他的故事,也因為他對自己演技的調教,劉德華憑藉《旺角卡門》首次收穫金像獎最佳男主提名,演技獲得業內的廣泛認可。

只可惜當時的劉德華電視劇演法還在,常常在表演時演技太過用力。像他跟張曼玉的吻戲因為太用力,拍戲時曾把對方的牙齒撞壞。可能是因為這樣的演法,王家衛在和他合作下一部《阿飛正傳》時,原定男一的戲份最終被剪成了男配。

自此之後,王家衛似乎更鍾愛演法細膩的張國榮和梁朝偉,再也沒跟劉德華有過合作。

而劉德華這邊因為多棲發展,他身上的明星光環太過耀眼,演技的進步因此一直被忽略。想要再次獲得金像獎和影迷們的認可,他得等10年後遇到杜琪峰的《暗戰》。

九、

相比于劉德華演技的慢慢開悟,張曼玉演完《旺角卡門》後可謂一路開掛!

參演這部電影前,她已經出道五年,有不少賣座的作品,最被觀眾熟知的就是她和成龍合作的兩部《員警故事》。憑藉這些電影,張曼玉收穫了觀眾緣,但業內卻不認可,大多數人覺得她只是「花瓶」而已。

直到她這次參演《旺角卡門》,王家衛對她的演技進行了調教,讓張曼玉開始懂得表達人物內心。

像她跟劉德華的這場告別戲,開拍前,王家衛告訴她「悲傷的時候,你要先忍住,不能哭出來」。受此啟發,張曼玉貢獻了這樣有層次變化的表演。在張曼玉充滿細膩和靈性的表演中,而她與華哥的愛情童話悲劇,則成為那些年我們所有人心頭的一道疤痕。

或許在王家衛的江湖中,愛情就像是一則若即若離的寓言,在藏滿無數心事的欲言又止中,愛與被愛最自私的結局無非就是一個人還在守著電話,一個人卻早已人在天涯。

縱觀香港電影幾十年,能夠把江湖拍得如此煽情的,也就王家衛一人罷了!

十、

而正是憑藉這樣層次分明的表演,張曼玉首次獲得金像獎最佳女主的提名,演技開始受到業內認可,也自此開啟了在金像、金馬兩大獎項拿獎拿到手軟的開掛表現。

《旺角卡門》之于張曼玉,可以說是其演技和事業上雙重轉捩點,她自己後來也曾這樣形容《旺角卡門》對她的影響:

在王家衛之前,做演員對我而言就意味著做反應,毫無原因地狂喊,像孩子一樣哭 蹦蹦跳跳。 而拍《旺角卡門》時,我需要尋找感情的深入點,從這開始,我就開竅了,我也決定將拍電影作為自己的事業。

十一、

跟張曼玉一樣,還有一個人因為這部戲開竅了,甚至成為他演藝事業的一個最為重要的轉捩點。他就是在影片中飾演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烏蠅張學友!

在參演這部電影前,張學友正在經歷事業和生活雙重低谷。歌壇事業上受「譚張爭霸」影響,香港樂壇的歌迷開始不自覺地站隊,這就導致張學友這樣的新人發展空間變小,唱片銷量因此一路走低。如此壓力下張學友開始買醉澆愁,而因為經常買醉,女友羅美薇向他提出了分手。

雙重低谷下張學友開始酗酒無度,媒體形象一落千丈甚至非常負面,好在他很快清醒!

為了改變糟糕的現狀,張學友開始戒酒並重新追求羅美薇,于此同時他還在電影圈瘋狂接戲,為的是先在娛樂圈生存下去。抱著這樣的想法,張學友有機會參演了《旺角卡門》。因為他的參演,王家衛有點「惡趣味」地把張學友的經歷摻雜到了烏蠅哥身上。

像他在戲裡大鬧婚宴這場戲,其實就是暗指張學友低谷時期幹過的蠢事。另外,因為王家衛不想重複《英雄本色》那樣的「英雄式」黑幫片。所以,他的「反英雄式」表達更多的交給了「烏蠅哥」來完成。

十二、

如此張學友的角色就引領了故事走向,同時表演空間也相對更大!

因為這樣的安排,張學友不僅為影迷奉獻了經典的表情包,同時也有相比劉德華都更豐富細膩的表演。

也因為這樣的表現,張學友首次獲得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,演技開始被業內認可,也有了更多的戲約。

而因為接拍更多的戲,張學友逐漸擺脫負面的形象,歌唱事業也開始好轉。與此同時,女友羅美薇也于不久後回到她身邊,從此攜手至今。

十三、

寫到這裡 豆沙忽然想起影片中烏蠅與華哥的那段對白:我寧願做一日的英雄,也不願做一世的烏蠅。

或許我們每個人在人生中都曾有過這樣一段日子,內心迫切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,渴望變得強大渴望被社會敬仰。正是因為這樣的渴望,才會有追求夢想的狂熱和心酸。

于是烏蠅在拿到安家費後,把自己曾被別人踩碎在地的尊嚴重新撿了起來,然後義無反顧地慷慨赴死。那一刻他就像一簇在空中璀璨綻放的煙花,但誰都知道 ,那一瞬的絢麗卻成不了永恆。

雖然烏蠅連一日的英雄都沒有做成,但學友哥的精湛演技卻被大家銘記。即便後來他歌神的名號響遍娛樂圈,即便他自嘲只是一個愛唱歌的神經病。但誰都不曾忘記,有一個會演小人物的無冕影帝叫張學友。

十四、

《旺角卡門》是王家衛首次獨立執導一部電影,因為劇本早就構思過,所以他拍得還算順利。只不過,因為不落窠臼的個性,王家衛沒有把電影拍得像主流黑幫片那樣,大篇幅地描述江湖仇殺和兄弟情義,主人公也遠遠沒有「小馬哥」式的豪情。

這樣有別于主流趨向的處理,不出意外的沒能拿到大賣票房,最終只收穫了1100萬港幣。但是,因為製作成本不算高,這樣的票房成績對于公司來說還是盈利的。

基于此,老闆鄧光榮又給了王家衛執導一部電影的機會(阿甘正傳)。這一次,王家衛抓住機會戴上了「墨鏡」。

自此,他猶如舊社會的算命先生,讓人分不清究竟是大師還是騙子…

用戶評論

2023/6/5 4:44: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