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大導演李翰祥,很自然地聯想到他那些經典的風月片,但是有著「風月教父」之稱的李翰祥卻說: 「我拍的喜劇片、風月片,都是拿來賣錢的。」他真正的志向,其實是歷史劇。
1、
出生在東北的李翰祥,早年跟隨父母移居到北平,開始學畫。但是這期間,他是一個思想激進的行動派,經常去參加學生運動,被學校開除了。
但是李翰祥也並無懊惱,因為他志不在此。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,他參演的話劇《棠棣之花》被戲劇學家馬彥祥看重,由此得到進入上海市立戲劇學校攻讀的機會,並參演了電影《滿城風雨》。
在進入到長城公司之後,李翰祥主動地從台前轉到了幕後,因為他對佈景美術、繪製廣告看板這些幕後的工作更感興趣,而且出人意料得做的不錯。這也得到了邵氏電影公司的賞識,在加入邵氏之後,李翰祥開始了自己的導演生涯。
從《水仙》,到《貂蟬》,再到《江山美人》、《倩女幽魂》,李翰祥一次又一次地打破著影壇的記錄,為邵氏賺了一波又一波的銀子,還捧紅了林黛、樂蒂等一眾女星,成為了當時炙手可熱的導演。
2、
但沒過多久,李翰祥就與邵氏鬧掰了。
由于邵氏對旗下員工都是實行的薪酬制,因此即使李翰祥為公司掙了再多的錢,他也只能拿到8000多港元的薪酬。而邵氏卻花大價錢把陶秦和嶽楓挖來,而且每個片子都能給他們兩三萬的片酬。
如此的落差,再加上拍片的處處受限,李翰祥毅然離開了邵氏,在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老闆陸運濤的支持下,去香港創辦了國聯電影公司。
但隨著陸運濤的意外離世,李翰祥也失去了一個強有力的後盾,國聯發展的舉步維艱,最終在1965年拍攝完《西施》之後,國聯徹底破產。
走投無路的李翰祥只得回香港去找原東家邵氏,受到嘉禾影業影響的邵氏不計前嫌,與他繼續合作。這次12年的合作,李翰祥為邵氏製作了30多部影片,都有不小的影響,其中20多部為風月片,給邵氏帶來了不小的利潤。
3、
但李翰祥說,他志不在風月片,而是歷史片。
于是,在1975年和1976年,《傾國傾城》、《瀛台泣血》兩部歷史巨制影片上映了,而且取得了空前的成功。
受到鼓舞的李翰祥繼續出擊,來到內地拍攝了《火燒圓明園》和《垂簾聽政》,不僅拿下了2746萬港元的高票房,還讓梁家輝成為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歷史上最年輕的影帝。
遺憾的是,1996年,在受劉曉慶之邀拍攝《火燒阿旁宮》的時候,李翰祥因為勞累過度,心臟病發離世,享年70歲。
據瞭解,至今劉曉慶都後悔邀請了李翰祥。
4、
雖然說李翰祥離開了,雖然說他志在歷史片,但是他製作的風月影片也都頗為經典,並且捧紅了諸多豔星。
白小曼
白小曼是一名中美混血的美女,原名胡瑞梅,她也被李翰祥認為是 「林黛以後最大的發現」。
在被李翰祥發現之前,白小曼過的很是瀟灑,才十六七歲就隨男友去了菲律賓,並且用胡家美的名字,拍攝了一部《神探小旋風》,初上螢屏,但是並沒有讓她火起來。
在菲律賓,除了戀愛拍戲,白小曼還愛上了迷幻藥,整日吸食無法自拔。在回到香港之後,白小曼繼續著燈紅酒綠的生活。直到遇到了李翰祥,她的生活才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。
白小曼不僅成了李翰祥的乾女兒,還得到了李翰祥的力捧,主演了風月片《聲色犬馬》,一炮而紅,更是跟邵氏簽訂了5年的合約,星途不可限量。
但是,在這部影片還沒上映的時候,美人就自 殺了,年僅18歲。有傳言是白小曼不堪黑社會的逼壓,選擇了自 殺。
胡錦
在眾多豔星中,胡錦是與李翰祥合作最多的, 在邵氏10年,就拍了上百部風月影片。凡是李翰祥的風月影片,幾乎都有胡錦的身影。人們戲稱 「流水的風月女郎,鐵打的胡錦」,也足以看見胡錦在李翰祥心中的地位。
當年,李翰祥在臺灣創辦國聯電影公司的時候,發掘了胡錦。《大軍閥》中的寡婦讓胡錦一舉成名,也成為了李翰祥的乾女兒。
隨後,胡錦幾乎沒有閑著的時候,《風流韻事》、《金瓶雙豔》、《捉姦趣事》、《軍閥趣史》、《半妖乳娘》等影片接二連三地上映。在這些風月影片中,胡錦用她那獨有的表情和聲音,把角色演繹得生動無比,給影片增添了濃重的風月氣息。
據瞭解,很多裸露鏡頭都不是胡錦親自上陣,有些是替身完成,有些則是李翰祥的技巧為之,通過這些,也能看出李翰祥對這個乾女兒的愛護和重視。
如今的胡錦已經退居幕後,擔任起了電視製片人,還熱衷于公益慈善事業。
狄娜
狄娜可以稱之為一個非常傳奇的風月女星。
早在加入邵氏、結識李翰祥之前,她就已經是一位非常出名的風月女郎,楊權執導的《七擒七縱七色狼》、《橫衝直撞七色狼》等影片,讓狄娜有了不低的知名度。
但是真正讓狄娜爆紅的,還是李翰祥。在《大軍閥》中,被李翰祥說服的狄娜,進行了全L出演,完成了西洋名畫裡的鏡頭。這部影片不僅拿下了不俗的票房,還真正捧紅了狄娜。
可是就在人們認為她會繼續「脫」的演藝生涯的時候,狄娜卻選擇了息影,與李翰祥也日漸疏遠,《大軍閥》也成為她和李翰祥合作的唯一一部影片。
在息影后,狄娜回到大陸,為大陸發展航太事業,為內地機場建立導航系統;還推動中美建交、經商、參與伽利略定位系統計畫,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不小的貢獻。
2010年,狄娜因器官衰竭在香港去世,終年65歲。
不得不說,狄娜確是一個傳奇:在出演風月影片的時候,她能做到紅極一時,也能在巔峰時候選擇息影,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,很是難得。
如今,風月教父李翰祥已經駕鶴西去,他一手捧出來的風月女郎也已經遲暮。但誰又敢說,他們聯合創造的經典不會一直流傳下去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