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7年,狄龍和薑大衛「不和」,但為了爾冬升,兩人還是破例合作!

1977年7月7日,邵氏出品,楚原執導的《三少爺的劍》在香港上映。

電影講述了「劍神」三少爺厭倦江湖爭鬥,詐死後化名阿吉,藏身妓院當雜工。然而為救小麗身份敗露,不得不回到江湖。年僅20歲的爾冬升擔任主角三少爺,一舉成名。

1、直白的幽默反諷與楚原經典審美的結合

《三少爺的劍》原著小說是古龍1975年發表的,正值創作巔峰,在小說中做了不少創新的嘗試,直接帶給本片的主要特色:對人性具有喜劇色彩的探討,臺詞風格從頭到尾都「不說人話」。

雖然本片屬于悲劇,但卻有著部分直白反諷的內核。

一是關于人生與名利的探討。三少爺的愛人小麗問三少爺的苦惱來自于名,還是利?小麗默認人間痛苦,只有這兩個來源,不無道理。

三少爺回答說是為名。三少爺苦惱于「劍神」在武藝上的盛名,每日疲于應付上門比試的人,不願再因此殺戮。

然後便是本片神吐槽。三少爺去尋找醫治自己奇毒的神醫,在客棧遇到麻煩,被一位大俠所救。三少爺問恩公姓名。

大俠卻吐槽,講出了三少爺人生麻煩的真相:總是把名字亂說出去……

其二是關于人生意義的探討,此處名場面過多。在客棧中,三少爺聽到一位一個熟讀孔孟的教書先生吟誦著「人之將死,其言也善」,上前搭話,向他請教「如果明天是你的最後一天,你會做什麼」。

先生一開始還人模人樣地進行套路回答,直到被看穿了他虛偽面目的三少爺抓住了衣領。

先生委屈巴巴地立即改口:我要嫖,我要賭。

客棧的女主人大跌眼鏡,但先生突然十分委屈歇斯底里地說,我這一輩子就想這兩件事,抱著書遁走了。

女主人也是個有故事的人。女主人的父親告訴三少爺,她還沒過門就死了丈夫。

三少爺又把問教書先生的問題問了這位「寡婦」一遍。她父親急急忙忙地替她做虛偽回答,卻被寡婦歇斯底里地打斷:我要馬上找一個男人......

其實各類電影中,尤其武俠電影中,對人生價值這類問題的探討十分常見,採用反諷手法的影片也是多如牛毛。

但如此這般直白的、理直氣壯的反套路反諷實屬稀有,這也成為本片最有趣的一個特色。

儘管內容上有較多創新,但畫面上《三少爺的劍》延續了楚原一貫的審美作風:紅色楓葉林的開篇對決色彩濃鬱,直接抓住觀眾的注意力。

自從1976年《流星胡蝶劍》之後,楚原躍居香港第一武俠導演,在佈景的經費和自由度上更加從容。

1977年上映的《三少爺的劍》中,出現了多處藝術價值頗高的佈景。

本片的佈景風格延續了鏡頭多加植物等遮擋,製造視覺上的景深的風格,構圖色彩更加豐富。

2、爾冬升和余安安公費戀愛拍出三少爺的虐戀

影片中三少爺身中奇毒,得知自己只有三天壽命,與小麗的對話是本片名場面之一。

「你要了我吧。」

「我喜歡你,不代表我要跟你睡覺「

「我也不希望我的新娘才三天就成了寡婦。」

「我會一直將門口的燈點亮,直到你回來」

三少爺與小麗的愛情是無疾而終的愛情,淒涼而浪漫。余安安決心一直等去尋找高人治療的三少爺,但三少爺回來後,卻發現小麗已經被殺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現實生活中爾冬升和余安安真的曾是一對情侶,有過一段無疾而終的愛情。

爾冬升早在16歲時就與余安安相識,那時余安安14歲,青梅竹馬。兩人像所有學生時代平凡的初戀一樣,一起上學一起回家。

外貌出眾的兩人後來甚至攜手簽約邵氏成為演員,其實爾冬升的家人本為他安排了出國讀書,但因為與余安安的戀情,爾冬升不願離開香港。

當時爾冬升同母異父的哥哥姜大衛已經功成名就,爾冬升在邵氏自然就成了「太子」,還是新人的他就有機會主演當時明星擠破頭都想演的古龍改編電影,發展比一般人順利許多。

因為當時的爾冬升知名度小,楚原安排了許多大咖為他配戲:爾冬升的哥哥姜大衛客串瘋人慕容金龍,狄龍客串傅紅雪,嶽華客串下毒神醫、羅烈客串「韓棠」。

當時的狄龍和薑大衛已經鬧翻,不再共演。但是為了爾冬升,他們又出現在同一部電影中。

比起為了弟弟犧牲很大客串一個瘋子的薑大衛,狄龍客串的傅紅雪倒是有個名場面:「從前我帶刀的時候,他們叫我傅紅雪。不過,現在有了孩子,刀也不帶了,我只是荒山上一個沒有名字的樵夫。」

《三少爺的劍》是爾冬升的成名作,而1976年《三少爺的劍》尚未開拍之時,余安安就已經在金庸改編電視劇《書劍恩仇錄》中飾演香香公主有了一定名氣。

余安安這一藝名,正是與金庸有深厚交情的黃霑取的。影片中爾冬升和余安安「公費戀愛」,後又多次合作。然而相戀多年,終究還是分手了。

1983年,24歲的余安安嫁給了周潤發,只可惜這段婚姻僅維持了一年就宣告破裂。

3、爾冬升緣何對翻拍《三少爺的劍》有執念

《三少爺的劍》讓爾冬升一夜成為大明星,演員生涯也留下不少作品。但現如今大家只記得導演爾冬升,忘記了《三少爺的劍》是他第一次擔綱男主角。

爾冬升拍攝本片的時候只有20歲,顏值驚人,演技略顯青澀,可以說從頭至尾只有一種雙目圓睜的應激表情,配上過于濃鬱的具有年代感的煙熏戲妝,實在有些令人遺憾。

爾冬升自己大概也意識到了這一點。而除此以外,影片的改編也是bug叢生。

或許是為了給薑大衛安排一個角色讓陣容顯得豪華,甚至強行原創了慕容秋荻的兄弟,一個逆練九陰真經走火入魔的瘋人慕容金龍。

更加尷尬的是這位電影版原創人物慕容金龍,在片尾決戰中輕鬆完虐了本片的大男主三少爺和燕十三揚長而去。

三少爺和燕十三居然就當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,開始決鬥爭天下第一的名頭,決鬥的場景也略顯尷尬。

另一方面,當時的邵氏經營體制存在嚴重問題,逼走了許多人才。楚原卻在那個時期頗受邵逸夫、方逸華器重,原因就在于楚原拍戲速度奇快,票房奇高,契合邵氏重量不重質,票房第一的經營思路。

即使如此,楚原還是往往一個項目還未拍完,就被方逸華跟到片場,催促他定下下一個項目。當時的楚原同時開兩三部電影是家常便飯。

由于時間倉促,楚原自從《流星胡蝶劍》時一貫使用的攝影棚搭景模式需要時間,往往來不及搭新景,直接使用上一部電影的佈景,同一個佈景裡上一條拍這個電影,下一條又拍另一個電影,場工們常常暈頭轉向。

只要看過《流星胡蝶劍》和《三少爺的劍》的觀眾們,很容易發現演員和道具兵器都是祖傳的,只看截圖根本無從分辨到底是哪一部電影。

事實上,1976年至1981年,短短的五年時間內,楚原居然拍出了20多部電影,其中1979年甚至同時在拍8部電影,當然大多數都是古龍電影。

楚原成為改編古龍電影最多的導演,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操作的。楚原自己後期都十分心累,不想再繼續做一個古龍電影生產機器了。

楚原也自認較高水準的古龍電影片幾乎都是在1977年以前拍成的,此後就疲于奔命,越來越靈感枯竭了。

這些1977版電影中較為致命的問題,促使爾冬升從2000年左右,就開始宣佈重拍,演員陣容方面,據說接觸過張國榮和竹野內豐,還有金城武、梁朝偉、章子怡、金喜善、李英愛等人。

但之所以一直沒有翻拍成功,有一個重要原因,古龍去世早,其60多部作品版權的繼承人並非同一人,版權該找誰拿,怎麼拿,都是問題。

2012 年爾冬升終于搞定版權問題後,與熟悉特效與3D技術的徐克合作,2014 年才真正開始拍攝。雖然多年以來電影技術進步飛速,但徐克與爾冬升新的改編又產生的新的尬點,口碑並不理想。

爾冬升在電影上映前說:「希望這片成功之後,你們就把我的版本忘了吧」,但他似乎不能如願了。在拍攝古龍小說改編的電影,爾冬升和他的師傅楚原差的不是一點兩點。

用戶評論

2023/6/5 3:57:52